重要資訊
我們也有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neschooltw

目前分類:AA 專欄 (1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幾星期前我收到2年前預購的2005 Château Malescot St. Exupéry, 加上之前購買的2005 Michel Gros 的村莊酒與一級園所有我買的2005 年預售酒都已經交貨. 挑選這些酒品主要原因是自己本身就很喜歡這兩個酒莊的酒, 之前喝過的幾個年份品質都很不錯, 加上這些酒當時預售價雖然比往常高, 但還不至於到過度離譜, 而且之前的經驗好年份的酒現貨上市後價格還會往上攀升, 所以購買些自己以後飲用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班牙葡萄酒界在這20年有如脫胎換骨似的改變許多,酒廠在釀酒技術上與釀造品質上提升不少,使大眾對西班牙酒的認知有很大的轉變。雖然西班牙雪利酒仍保有它原有的地位,但在餐酒上有Miguel Torres及其他釀酒師的努力下逐漸擺脫低價餐酒的形象。新一代的西班牙葡萄酒有著新世界的風格和傳統釀法的優雅,不會過度肥美,使他們在新世界的葡萄酒熱潮中仍有競爭力。在這葡萄酒熱潮中有許多西班牙新產區崛起,許多高品質高價的酒相繼上市,例如這幾年Ribera de Duero區的Vega Sicilia和Pingus與Priorat 區的L’Ermita價格直逼法國五大酒莊,品質也頗受酒評家肯定。在很多人的眼中,Priorat 區會是西班牙酒的下一個明星產區。

位於西班牙卡塔隆尼亞(Catalonia),Priorat區在遇到根瘤芽蟲病(Phylloxera)前有5000公頃的種植面積,之後荒廢許久。70年代Rene Barbier (家族為Cava的創立人,目前屬於Freixenet 集團)發現Priorat這一個尚未拋光的玉石,於是他找了幾個同好一起到Priorat 區的Gratallops開墾。1989年他們五位釀酒師合組一個合作社,共用一個釀酒廠釀酒,然後在他們的酒廠名字前面加clos:Clos de L’Obac (釀酒師Carlos Pastrana), Clos Dofi (l’Ermita: Alvaro Palacios), Clos Martinet (Jose Luis Perez), Clos Mogador (Rene Barbier) 和 Clos Erasmus (Daphne Glorian),沒多久後這些酒在國際市場上大放光彩,原本產量就不多被搶購一空,之後大家就各自購買釀酒設備自行釀造。Priorat 區在2001年成為Rioja之後第二個DO Calificada(西班牙類似法國法定產區制度中最頂級的產區)。

說Priorat 是玉石其實不為過,因為它的llicorella土壤有著獨特的深咖啡色並且含有水晶質,在陽光下會閃閃發亮。雖然年雨量才400毫米,但因土壤的濕度高而且地溫較低,所以並不需要灌溉,而葡萄藤可以透過泥土裡的細縫往地底下延伸吸取水份與礦物質。葡萄園大多位於山坡上,開墾種植與維護等無法使用機械設備,全都需要用人力,所以花費比其他地區要來的高。Carinena 葡萄種植面積最大但是只有用老藤長出來的葡萄釀出來的酒才算的上好酒,Garnacha 葡萄才是釀造頂級酒的主要品種,此外像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和Shiraz 也逐漸成為主要種植的葡萄品種。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像這種情形......

與老闆招待外賓用餐, 點菜時老闆請你選瓶酒搭配餐點, 打開酒單,看到的卻是一堆唸不出口的英文字,價位也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在狼狽不堪的情形下,硬著頭皮胡亂點了一瓶酒,結果酒送上來,老闆和佳賓喝了一口後,整晚就再也沒動過那些酒 ...............

或是

一個浪漫的夜晚,和親密愛人正在餐廳裡用餐,為了效法電影情節製造浪漫氣氛,你心血來潮點了一瓶酒,結果喝一口後,滿口鐵鏽味,佳人失色,浪漫的氣氛就此消失.............

食物真的要跟葡萄酒一起吃嗎?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葡萄酒愛好者不吝開好酒與大家分享,但怕喝酒的人不識貨!

 

 

喝葡萄酒的風氣已經從達官顯要滲透到一般市民,葡萄酒的價格從一瓶200, 300元到上萬元的都有.許多公司行號三節送禮時也會選購葡萄酒送員工或客戶. 但不懂葡萄酒的人收到葡萄酒禮盒後不知道酒的價值,若要購買葡萄酒贈送給客戶或長官時也不知如何挑選,在餐酒會上主人開好酒時也不懂的讚賞一番.但是葡萄酒品項千百款,若沒有花心思研究很難了解一瓶酒的價值.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原載於M Society 2007年6月號)

1991年美國著名的新聞節目《60分鐘》製作了一個"法國式的矛盾"(French Paradox)專題報導,討論以美食為重心的法國人,為何吃不胖又比較健康的原因。照理來說法國人愛吃的乳酪、鵝肝與奶油都是屬於高脂肪食物,而且每人每日平均食用量比美國人高,但根據英國心臟協會所做的調查,發現法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卻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當時《60分鐘》的結論是因為法國人有飲用紅葡萄酒的習慣,所以比較健康。節目播出後引起廣大回響,許多人為了健康開始喝起紅葡萄酒,紅酒的需求量因而大幅增加。

原本被視為次級葡萄品種的Merlot梅洛葡萄,因為這一個事件,變成了眾人愛戴的葡萄品種!

Merlot 這個字來自於法文當中的黑鳥「Merle」,因為黑鳥喜歡吃這種葡萄而所取名的。Merlot葡萄的熟成期比其他紅葡萄品種來得早,適合種植在氣候溫和的地區;若是種植在溫度過高的地區,會因為熟成過快,而無法釀造出黑李般迷人的味道。此外Merlot的葡萄藤容易量產,一旦量產採收到的葡萄會釀造出淡而無味的葡萄酒,所以產量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不過Merlot在波爾多區一直被當作次級葡萄品種,主要是因為它無法釀造出如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般扎實的口感與無比的陳年空間,而只被用來柔化單寧與增加果味的添加品。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sace 葡萄酒與壽司?!)

酒品:

1. 2005 Réserve, Gustave Lorentz, Riesling (樂索門)
2. 2003 Cuvée Frédéric Emile, Maison Trimbach, Riesling (美多客)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前舉辦的澳洲CS 品酒會, 這些酒現在都不便宜了, 重溫舊夢

1998年澳洲Cabernet Sauvignon 品酒會 前言


第一梯次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級酒的水準三分之一價格還是餐酒級的水準三倍的價格?!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4)在台灣喜愛品嚐葡萄酒的人士對於波爾多一級酒莊五大跟二級酒莊應該不陌生,不過一但談到三級、四級甚至五級酒莊時能夠朗朗上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而所謂的second label (俗稱二軍酒,也有人稱之為副牌酒)喝酒人士除了對五大酒莊、Super 二級酒莊和幾個有名的右岸酒莊出產的有興趣外,其他酒莊的二軍酒在台灣似乎並不受到愛酒人的青睞。

為什麼酒莊要釀造二軍酒 (或三軍酒)?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一篇文章曾出現在Bonjour Club的網站上)

“藝術,是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採用任何種類的材質,以經過思考的表現手法形塑出來。” (取自於ART藝術天才班第25頁,大塊文化出版)前幾個星期我跟幾位酒友喝酒聊天,談到一個人對葡萄酒的觀點與認知,其中有人問到葡萄酒是不是藝術品,我不經思考馬上回答我認為葡萄酒是藝術品,但是當場其他酒友有人卻認為葡萄酒只是一種商品,或是一種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的東西,不過也有酒友同意我的說法,認為葡萄酒本來就是藝術品。

這一陣子這個問題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浮上腦海,因為如果葡萄酒是藝術品的話,那Romanee Conti 的藝術價值是否可以跟梵谷的”向日葵”,或d’Yquem跟達文西的”Mona Lisa”,甚至於Petrus跟畢卡索的”亞維農姑娘”相提並論? 我想,好年份的Romanee Conti (’59 或 ’62),Petrus (’47 或 ’61) 和 d’Yquem(’21 或 ‘49)確實有藝術價值,釀造出這些酒的釀酒師如果不是藝術家無法釀造出這些令人難以忘懷的好酒。只是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酒都不是這樣的酒,稱這些酒藝術品有過而不及的感覺。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或許這種酒的葡萄名字不好念,但是這種酒值得你用心去品嚐它 !想像甜美的荔枝與熟成水蜜桃油桃果香,加上濃郁的老薑、月桂與胡椒香,還有清新紫羅蘭和玫瑰花香,一起從酒杯裡跳躍出來的感覺!

這些都是用Gewurztraminer (格烏查曼尼) 葡萄釀出來的酒的香味。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曾陶醉在好的Gewurztraminer酒的香味裡,也對這種葡萄所能釀造出來的酒的層次感到驚訝。然而用Gewurztraminer 釀造出來的酒在市面上並不常見,台灣酒商進口的種類也不多,所以一直沒有受到大眾的青睞。

雖然Gewurztraminer 是白葡萄品種之一,但是跟其他白葡萄不一樣的是它的果實顏色其實是粉紅色。跟據記載這種葡萄應該源起於義大利北部,原名為traminer,19世紀時才加了Gewurz在前面 (Gewurz 德文的意思為加了香料般)。目前種植地區以法國的阿爾薩斯為主,德國為另一個主要生產地區,此外奧地利、西班牙和東歐等地也有種植著這種葡萄。新世界產區如紐西蘭、南非和智利等也生產出一些不錯的酒。在美國則是以Pacific Northwest 酒區為主要產地。雖然如此但是這種葡萄似乎只有種在阿爾薩斯的土地時才能顯現出他的尊貴。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前曾在國外酒雜誌上看到許多新世界酒廠對Terroir 這個理念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法國人發明的行銷策略。我自己本身也曾對法國葡萄農在乾旱時不可以對葡萄灌溉不甚同意。但在研讀過一些相關資料時發現Terroir這一個理念所追求的不只是表現出土地、氣候和環境上的特色,而是如何把這個特色用最好最適合的方式表現出來。到底terroir是什麼東西?

Matt Kramer (一位有名的葡萄酒作家),認為Terroir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所有有實體的東西,像土地,雨水和生物等,另一方面是理念上的解釋,也就是思考如何生產和釀造出最適合這塊土地的東西。Hugh Johnson也同意這樣的解釋。Parker 認為: “Think of terroir as you do salt, pepper, and garlic. In many dishes their flavorings represent an invaluable component, imparting wonderful aromas and character. But if consumed alone, they are usually difficult to swallow.

暫時把理念的部份放在一邊,其實分析terroir可以從三方面來看:Macro-climate, Meso-climate 和Micro-climate。分析一個葡萄園的Macro-climate就像分析整個波爾多產區的天氣土壤,分析Meso-climate範圍比較小,就像分析Pichon-Lalande 葡萄園裡面的特有土壤和環境,分析Micro-climate範圍非常的小,就像分析Pichon-Lalande 葡萄園裡面部份葡萄藤的生長環境。有些東西像雨水和氣候等會影響整個地區,但是像地形、土壤組織和土壤滲透情形等不同葡萄園會有不同的情形,葡萄藤的成長方式則會因不同修枝方式和年齡生產出不同品質的葡萄。從影響葡萄成熟度而言,每日的日曬小時對整個產區而言變化可能不大,不過葡萄園的日曬小時會因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說像同一個山丘朝北的山邊和朝南的山邊日曬小時就不一樣,此外在同一個葡萄園裡,有經常除葉的葡萄藤和放任成長的葡萄藤,葡萄能受到的日曬時間也不同,甚至連泥土表面的土壤都有可以因為吸收陽光的程度不同導致葡萄的熟成時間的不同。我們看不到的像地底下的土壤也會因含有不同礦物質使生產出來的葡萄不一樣。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的Zinfandel 酒獨一無二,智利用Carmenere 做的酒和阿根廷用Malbec 做的酒品質越來越好,澳洲的Shiraz十分有名,紐西蘭和Sauvignon Blanc幾乎已經變成等號,那南非呢?其實南非有一種葡萄叫做Pinotage,目前據說全世界除了紐西蘭以外沒有其他國家種植這種葡萄。Pinotage其實是Pinot Noir 和Cinsault葡萄的混合種,1925年由Abraham Perold 教授研發出來的,動機是因為當時Pinot Noir在南非種植時一直無法成長的很順利,但是生產出來的酒卻有尊貴的顏色、香氣和口感。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把當時酒園裡的Cinsault與Pinot Noir交配繁殖,看可不可以培養出葡萄不但有Pinot Noir 的特色,產量上也可以增加而且穩定。培養出來後一開始接受度不高,種植的人也少。一直到1959年Bellevue酒廠(釀酒師Pieter Morkel)以Pinotage釀造出來的酒贏得大獎後,大家才開始注意到這種葡萄。不過當時他是Stellenbosch Farmers Winery (SFW,目前南非Nederburg 的母公司)合約酒園,必須提供釀酒葡萄給SFW,於是SFW 用這些葡萄以Lanzerac這個名字在1961年生產出第一批用Pinotage 做的酒,也奠定了Pinotage 在南非的地位,也造成一股種植這種葡萄和釀這種酒的風潮。不過在80年代一方面人們的口感改變,再加上釀造出來的Pinotage多半有類似指甲油與油漆的味道,並不討喜,於是種植的人和釀酒的人逐漸減少。一直到1994 年南非舉辦第一次公民投票國際制裁解除後,和英國酒評家如Michael Broadbent等對一些釀造出來的Pinotage酒肯定後才再一次的受到重視。目前不但在IWSC(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competition)裡有一個項目外,在南非也有Pinotage協會所舉辦的Pinotage Producers’ Association Top Ten 跟南非Wine雜誌所舉辦的Pinotage Champion of The Year等比賽,種植面積也從2%南非葡萄園總面積增加到現在的6.4%。

但是南非酒廠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是並不是生產問題,而且行銷問題。很多酒廠的Pinotage品質不錯,但是賣點不好,在國際上接受度並不高。這幾年來南非用Cabernet Sauvignon, Syrah, Sauvignon Blanc, 甚至於Chenin Blanc葡萄釀造出來的酒在外國受到不錯的評價,而且相較之下價格比較合理,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不但如此人們對這些葡萄品種的酒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在行銷上人們接受度較高。在這樣的考量下很多人開始懷疑起Pinotage的地位。

其實在釀酒風格上南非酒廠一開始就不準備走澳洲酒的路線,也就是所謂的新世界酒的風格(果香濃郁單寧厚實用美國橡木桶做出來的酒),而偏向法國優雅細緻的釀酒風格(所用的是法國Alliers,Nevers等橡木桶),所以對於混合酒(使用兩種葡萄品種和以上釀造成的)一向接受度很高,所以大部份的酒廠都有所謂的 ‘Bordeaux blend’(波爾多類型),也就是用以Cabernet Sauvignon 和Merlot葡萄釀造出來的酒。此外用Grenache和Shiraz 葡萄釀造出來的隆河類型的酒和用Cabernet Sauvignon和Shiraz的澳洲酒類型的酒市場接受度也很高。但是引發這幾年南非爭議比較大所謂的 ‘Cape Blend’,也就是所謂的代表南非的混合酒,卻是因為Hazendal 酒廠的Ronell Wiid 釀酒師在 1999年以Cabernet Sauvignon 和Shiraz葡萄釀造出來的酒贏得 ‘Cape Blend’頭獎,而不是加入Pinotage的酒。許多人認為Cape Blend這種酒一定要加Pinotage 在裡面,有人說用Shiraz 也可以。導致後來有人說南非要多推廣用Pinotage做的酒,有人卻說Pinotage 沒有未來等等。不過最近南非酒界很多人的共識是南非的Cape Blend最少要加30%的Pinotage但以不超過70%為限。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清爽的蘋果滋味,檸檬的酸甜香,和新鮮的洋梨果味
層層的奶油香、濃厚的烤蘋果味,堆疊出荳蔻和燕麥香
濃郁的香草與柑橘的芳香,隱約中還能感受到煎培根和燻木的尾韻”幾乎全世界的產酒地區都有Chardonnay莎當妮的蹤影,從舊世界酒區像法國和西班牙,到新世界酒區像南非、智利、澳洲、紐西蘭甚至於中國大陸都”大量生產”用Chardonnay葡萄釀出來的酒。甘白酒不說,大部份的法國香檳和其他國家的氣泡酒都有Chardonnay在裡面,而法國香檳所謂的Blanc de Blanc更是用100% Chardonnay釀造而成的。但是Chardonnay真正的容貌應該在法國勃根地,從勃根地北邊的Chablis,到南邊伯恩區的Meursalt和Puligny Montrachet一直到Chalonnais和Maconnais生產出來的白酒99%以上是用Chardonnay釀成的。幾個頂級酒園像Chablis的Les Clos, Puligny Montrachet的 Batard-Montrachet和Montrachet 等更是干白酒的標竿,價格居高不下。這幾年美國生產出來的Chardonnay品質直追勃根地,有些酒廠像Kistler、Marcassin、Martinelli和Rochioli等釀造出來的酒品質已經跟勃根地的頂級酒園品質不分上下,酒價也一樣不分上下。

對葡萄農而言,種植Chardonnay是頗有經濟效應的,原因是Chardonnay這種葡萄幾乎可以在各種天氣和土壤下生長,而且品質和產量有一定的水準。縱然跟用其他白葡萄釀造出來的酒比較起來用Chardonnay葡萄釀出來的酒果香略遜一籌,但是Chardonnay這種葡萄很容易把橡木桶的風味顯現出來,所以不管是用橡木桶發酵也好,或是在橡木桶陳年過,都會把酒的風味提昇到另一境界。對釀酒師而言,用Chardonnay釀酒就像一塊白布可以由他們盡情的發揮自己的釀酒技術。Chardonnay這種葡萄葡萄皮較厚,可以忍受不同的氣候,採收時間和產量比較好控制,但也因此比較不容易得到貴腐菌的青睞,所以鮮少有用Chardonnay這種葡萄製造出來的甜酒。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阿甘正傳電影裡面的一句台詞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喝酒喝多了,才發現”life is like Cabernet Sauvignon,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只要有產酒的地方幾乎都有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翁)的蹤影,從北半球的加州到南半球的智利,從法國的波爾多到澳洲的瑪格麗特河區,從世界上最貴的酒到超級市場上出售的便宜餐酒,從橡木桶陳年過的酒或沒有進橡木桶陳年的酒,到與別種葡萄混合或單一葡萄品種等等都只是Cabernet Sauvignon的幾種面貌而已。

被尊稱為King of the Grape,Cabernet Sauvignon這種葡萄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長,釀出來的酒果香濃郁,顏色深沉,單寧厚實,不但容易把土地的特色顯示出來,而且釀造出來的酒有著無比的陳年空間。陳年過後的Cabernet Sauvignon酒與年輕的Cabernet Sauvignon酒有著不同的風格,年輕的Cabernet Sauvignon 酒有著清新的黑色水果香,放在橡木桶陳年過後在香味上還加上些雪茄盒,衫木和鉛筆削的香氣,但陳年幾年的Cabernet Sauvignon酒會呈現出皮革、黑巧克力、熟成的野味香和印度香等的香氣,而新鮮的果香也變成了類似蜜餞水果般濃稠的味道。通常智利的Cabernet Sauvignon酒會有著明顯的黑莓果(Blackcurrant)香,有時還會多了些薄荷和尤加利樹的香味,跟澳洲的Cabernet Sauvignon酒十分相似。

跟其他葡萄比起來 Cabernet Sauvignon 的葡萄成熟較晚,所以如果在採收前天氣不理想的話,一整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費了,所以一個陽光普照乾燥的採收天氣是每一個葡萄農所期望的一件事。目前南半球的Cabernet Sauvignon的採收時間已經接近了,熱一點的地區可能葡萄已經採收完畢。當南非、澳洲、智利和阿根廷正在忙碌著採收葡萄時,美國的加州、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的葡萄藤正準備生芽,開始這一年的成長。或許就是這種天地間生生不息的循環,使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地的恩惠。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能想像頂級德國酒莊曾經與頂級波爾多酒莊平起平坐!?

Morsel日前參加某一個酒商在六福皇宮舉辦的德國酒餐酒會,酒廠主人的女兒與酒廠的國外部業務經理從德國親自來台拜訪台灣的經銷商,順便了解一下市場狀況。在餐會開始前酒廠主人的女兒Katrina簡單向大家介紹他們酒廠的背景與葡萄園不同季節的面貌。會後我詢問她一個簡單的問題:如何釀造出不同甜度的酒?記得之前在國外上葡萄酒課時,講師提到由於德國的葡萄酒產區氣候較冷,葡萄不容易熟成,所以德國酒莊通常擔心的不是採收到的葡萄酸度不夠而且葡萄裡面的糖份不夠高,糖份如果不夠釀出來的酒酒精濃度就會比較低,喝起來的感覺會比較差,也因此大眾的認知是採收到的葡萄甜度越高釀出來的酒品質越好,也因此之前我認為好的德國酒都是Auslese級以上的酒,Kabinett或Spatlese級的酒品質較差。

簡單來說德國酒可以分成4大類,Deutscher Tafelwein (table wine)、Landwein (像 vin de pays), Qba (Qualita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 和 QmP (Qualitatswein Mit Pradikat。其中QmP 的部份分成kabinett, Spatlese, Auslese, Beerenauslese, Eiswein 和 Trockenbeerenauslese (TBA)。這些分級是依照葡萄採收時的甜度所制定而成的,從最低的tafelwein 一直到TBA。不過不同產區對於每一級的收成時葡萄甜度要求並不一樣,例如像Mosel-Saar-Ruwer 區要求kabinett 級的酒採收時葡萄甜度要在67-73 Oechsle (一種糖份計算單位,如Brix 或 Baume)之間,Rheingau區則要求要在73-80;之間, Rheinhessen 區要在73-76;之間。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果有喝酒福報的話, 我想這一場品酒會可能已經用掉我這輩子一半喝酒的福報了!

前天跟HP吃飯時遇到久違不見的酒友C 醫生, 聊起當年瘋狂喝酒時的情境, 其中一場他在The One主辦的餐酒會更是經典. 當天的酒單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價格不斐, 瓶瓶都是好酒. 

以此文章追念過往美麗時光!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取自於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4)

最近在Decanter 網站上看到一篇報導,裡面提到法國農業部最近對葡萄酒產業放寬幾項規定,其中包括:vin de pays 鄉村級以上的葡萄酒可以使用橡木削來釀酒、AOC 級的酒酒標上可以標示葡萄品種與允許使用人工方式降低葡萄酒的酒精濃度等。這些新規定大多來自Bernard Pomel寫給政府的提議書,而他在提議書裡也特別提到酒廠應該釀造顧客喜歡的酒,而不是釀酒師自己想要釀造出來的酒.

使用橡木削來釀vin de pays 級的酒已有一陣子,歐盟也允許這樣的釀造方式,只不過大部份法國釀酒師並不認同這樣的釀酒方式。報導裡提到一位酒吧老闆說這種釀酒方式如同”把酒釀的像麥當勞食品般”。不過這種釀法在新世界釀酒產區很常見,而且市場接受度並不低。不久前澳洲才從法國手中奪走英國最大葡萄酒進口國的位子,這對法國人來說情何以堪,所以法國政府希望透過這樣的改革可以讓法國酒在外國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其實自羅馬時代葡萄酒跟橡木桶就已經有密切關係,當時橡木桶除了可以用來保存及運送葡萄酒外,同時可以用來運送其他用品如火藥等。很多人嘗試過使用其他類型的木頭例如栗木(chestnut)及胡桃樹(walnut)等,但是效果都不佳,主要是因為橡木本身有高伸張力,可輕易搬動、展延性強而且防水(酒)。後來釀酒師發現橡木裡面的氣孔會讓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接觸到微量的空氣,而輕微的氧化作用會使葡萄酒變得更加柔順並增添許多風味。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曾在Meetwine網站出現過,之後不久Far Niente和Dolce老闆之一Gil Nickel於2003年10月30日因癌症過世)

WineSpectator網站7月29日有一篇報導介紹一家新開幕的酒廠Nickel & Nickel。Nickel & Nickel 是加州有名的酒莊Far Niente和Dolce老闆們的新投資案,葡萄園位於Far Niente附近,原歸屬於Sullenger 家族的土地,1998年他們買下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改建,整個酒廠的投資改建金額為美金2500萬。

1997年是這一個酒廠生產出來的第一個年份的酒,以後會生產出25種不同單一酒園單一品種的酒(single-vineyard single-variety wine)。釀酒師和股東之一的Dirk Hampson談到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表現,讓訪客可以在嘗到不同單一酒園的酒時,可以對不同terroir 有更深刻的感覺。他也提到他們這樣做不是要證明哪一個地塊種出來的葡萄釀出來的酒比較好,而是把每一個地塊的特色呈現出來,讓顧客自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和口感。

依據美國K&L酒商網路上的價格一瓶1997年Nickel & Nickel 的酒售價從美金$89.99到$109.99不等。

然而在不久前...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出現在Vintage 雜誌)

如何品嚐葡萄酒?

How to Taste Wine, Pierre Casamayor, Hachette Wine Library, 127 pages.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oject Genome: understand the DNA of premium wine consumers

“Project Genome” 基因計劃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集團Constellation Wine美國公司在美國對3500位葡萄酒飲用者所做的研究 (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www.cwinesus.com/genome/ProjectGenomeSegmentOverview.pdf),主要是想了解顧客購買酒時的心態,使酒商與餐廳在銷售酒品時能夠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務。樣本取自於3500位最近三個月內曾購買過上等葡萄酒(premium wine:一瓶750ml銷售價美金5元以上),透過網路訪談方式取得資料進行分析。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