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國〔葡萄酒〕是全球暖化的贏家;其中萊茵高(Rheingau)又是全德國的贏家!」── Wilhelm Weil

Wilhelm Weil
在複雜難解的德國白酒世界,Robert Weil是個簡單但絕不能忽視的名字。這座歷史名莊的前塵往世,陳新民教授的《稀世珍釀》有著詳細記載。它曾經在70年代受德國酒滯銷而萎靡不振,但80年代末期日本Suntory資金進入後,已自現任莊主Wilhelm Weil手中重獲新生。日前有一個難得的機會訪問Wilhelm本人,雙目炯炯有神的他,拘謹而低調地解釋了Robert Weil的過去,堅毅而自信地規劃著酒莊未來。

這間品質穩定,拍賣會上屢創新高的德國精英酒莊,位於萊茵高Taunus Hills的山腳下。自1875年起,Kiedrich鎮赫赫有名的Gräfenberg園(伯爵山)就已大部分是其產業,該座面向西南的坡地葡萄園,有著充足的陽光,易於排水的板岩土壤,因其歷史悠久與風土條件絕佳,不但專享其名(可直接寫於酒標之上),同時Robert Weil所有創紀錄的高分酒或高價酒,也都來自於此。Wilhelm接受訪問時表示,自1989年起,Gräfenberg園每年都能生產包括Eiswein與TBA在內的各款優質酒,全世界也僅有這一塊葡萄園有此能耐。

除了酒莊命脈的Gräfenberg園,Robert Weil在Kiedrich鎮另外還有一些重要的產業,像是Turmberg園(塔山)。這座葡萄園為酒莊獨有,原本因面積不足5公頃,必須與其他地塊共用別名,後來經過一連串行政努力,終於在2005年重獲專名。目前生產的酒,酒標也終於可以合法掛上葡萄園名字。此外,Wilhelm在訪問中,還特別強調了酒莊另有的Klosterberg園(僧侶山)。這塊葡萄園的介紹並沒有出現在官方網站,2008年份以前也沒有單獨掛名的品項,根據Wilhelm的說法,這也是一塊面向西南的葡萄園,有著類似前兩者的土壤結構,不過前兩者在Kiedrich鎮的北方,Klosterberg園則是在西邊。

由於位置偏北,德國以麗絲玲為主的產區,一向面臨著葡萄熟度不足的問題,許多年份根本沒有辦法生產冰酒或TBA。Wilhelm十分感謝全球暖化的影響,因為氣溫上升讓葡萄有著更足夠的熟度,許多位在萊茵高附近山丘上的葡萄園,像是Klosterberg,因為表現愈來愈精采,最後不免走上單獨掛名之路。他強調,這些葡萄園高度約在海拔180-250公尺,氣溫上升讓葡萄園往高處發展,如此一來,單位收成量就會相形下降,葡萄也就會更為健康。此外,當地葡萄園愈高,土壤內板岩成份也愈多,更可明顯展現產區特有的礦物風味;尤其葡萄待在樹上的時間增加,釀出的酒有著更好的酸度,香氣也更為寬廣。Wilhelm笑說有生之年,他也許可以看到葡萄園的高度提升到260公尺;以萊茵高特有的山丘葡萄園地勢,即使氣候暖化,未來500年也不受影響。

就Wilhelm的角度而言,萊茵高是氣候暖化的贏家,也是干白酒與甜白酒之爭的贏家──因為當地葡萄園的位置與高度,恰好均可釀出品質相當好的不同酒款。「相對來說,法茲(Pfalz)與阿爾薩斯就要就差了一點,它們比較屬於干白酒的區域,法茲的問題還不算大;但最明顯的是摩塞爾(Mosel),他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在那裡作干白酒。甜或不甜,不是看市場需求,而是要看產區適不適合。萊因高運氣好,山丘葡萄園讓我們兩者皆行。」

Robert Weil EG Label 又是干白酒,又是甜白酒,德國目前的Qualitätswein mit Prädikat(依葡萄熟度分級),反而對推廣德國干白酒進入國際市場形成重大障礙。Wilhelm表示,除了熟度在Kabinett級的干(Trocken)與半甜(Halbtrocken)型,Robert Weil自2008年開始採用VDP對干白酒的分級制,也就是Gutswein (House Wine), Klassifizierter Lagenwein (from a Classified Site),Erste Lage (相當於布根地的Grand Cru);至於(微)甜酒部份則是遵循Prädikat舊制。簡單來說,Robert Weil將依據VDP規定,最高等級的干白酒,像是標示Gräfenberg園的品項,就會加註Erstes Gewächs (first growth) 字樣/見右圖。Erstes Gewächs為萊茵高專用,為法律承認,故可全文出現在萊茵高的酒標。至於萊茵高以外產區,目前使用意義相近的Grosses Gewächs(great growth),但該字目前不為法律承認,只能以縮寫GG標出。

Wilhelm認為萊茵高在百年以前就有了類似的分級制度,現在只是回到傳統。尤其是干白酒部份,「麻煩的是別人只要用葡萄品種或產區就已經說明酒的型態,我們的才是剛開始!」「尤其這個區域(萊茵高)的酒,從干白酒到貴腐甜酒,從低酒精到全酒體,從年輕即飲到窖藏百年,各種型態都有。」事實上,在Wilhelm的藍圖中,干白酒未來在Robert Weil的角色應該會愈來愈吃重,至少四款的干白酒已經現身,最高級當然是來自Gräfenberg園。不過他也表示這並非易事,畢竟國際(美國)市場對德國白酒的印象就是甜白酒,就算德國國內市場力挺,干白酒的路也會十分辛苦。

精準的葡萄園管理,加上繁複的採收與篩選程序(可以做到20次),光是照顧三塊主要葡萄園,Wilhelm一年就必須待在酒莊11個月。運籌帷幄?問他有關市場的問題,他回答有時像是一個老練的生意人「全球經濟復甦只是時間問題,保持營業額、保持樂觀與信心。」但大多時候,他更像是整天待在葡萄園的農人,「當你80、90歲的時候,回首一生,也不就像是經濟景氣一樣,就是那樣起起伏伏。」

也許人生就像年份一樣起起伏伏吧? 本來只想稍微問一下Wilhelm對於最近幾個年份的看法,但是熱情的他從2003年一路說起。他表示在2003年的盛暑之前,從來沒有感受到全球暖化的現象,幸好葡萄園位在山丘,保持了果實酸度,結果成就了一個產量非常少的年份。接下來的04是一個傳統、典型的麗絲玲年份,白酒有著不錯的品質。2005的型態介於04與非常熱的03之間,集兩個年份之大成-它沒有03強烈的酒體與飽滿性格,但卻具備了比04更細緻的萊茵高魅力,有極好的酸度與礦物質。

談到2006, Wilhelm指出這個年份果實早熟,收成時下雨,原本算是一個困難的年份(對全德國來說)。但是Robert Weil的葡萄園富含板岩,利於排水;同時從萊茵河谷吹來的風,讓水氣快速消散,這都讓2006的表現勝於其他酒廠。它們的生產量只比一般年份少了10%,但是其他酒廠都少了20%。此外,酒廠投資建造的新壓榨設備也開始運轉,這讓它們的壓榨能力提升為五年前的兩倍。

雖然Wilhelm表示,Gräfenberg園05與06的Eiswein產量很少,幾乎沒有在市場上流通,不過整套Prädikat酒款還是相當完整。反而是許多人稱道的2007年份,Wilhelm卻表示有所保留。他認為2007年是非常、非常好,但不至於稱的上是偉大。這個年份的酒有不錯的芳香,酸度與酒體也都均衡,但就是稍稍有一點厚重,畢竟葡萄樹早在五月下半就已開花,這是印象中最早的一年。

Robert Weil TRocken Label追問正在製作的2008年份,Wilhelm表示「他從來沒有對外正式評論2008,這是正在發展的年份,也是他最年輕的小孩」。他接著有一點靦腆地當著行銷人員面前說:「如果我必須作一個選擇,就我個人感覺而言,我對此非常慎重,因為我在德國沒有說過如此的話,而我馬上就要回德國(參加酒展)。我認為在所有上述所有年份中,我最喜歡2008。」旁邊立刻有人出聲「這只能用中文寫哦!」

Wilhelm看來恪守傳統,一身簡單無比的西裝,三句話不離曾祖父事蹟,不難想像即使面對紐澳市場,Robert Weil也沒有任何計劃轉換成旋轉瓶蓋。Wilhelm慶幸受益於全球暖化之餘,除了原本已十分精采的甜白酒,也已經譜好了Robert Weil的進行曲──有著4款展現風土條件的干白酒(當天喝的06 Trocken確實不錯,推薦),有著新入列的Klosterberg園,還有著一個正在培養,極力稱許的2008年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