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參加由Bordeaux Wine Bank主辦的Château Palmer品酒會,講談社的HP擔任翻譯。許久沒有喝到一系列的Château Palmer,早已期待,此回更邀請到酒莊代表Bernard de Laage,相信能拿到更多第一手的消息。
對新手來說,BWB是值得介紹的新「酒商」,但更精確地說,它是只賣Bordeaux葡萄酒的大盤商。波爾多葡萄酒銀行(Bordeaux Wine Bank Group, BWB)是極少數可直接從酒莊進貨,不經盤商的第一手酒商,除了提供波爾多級數酒現貨,由它認證的OWC(Original Wooden Case,原廠木箱),還可安排由拍賣會回售,除了保證貨源,對葡萄酒投資而言,也算保證獲利了。位在晶華酒店的BWB,每日提供多款葡萄酒單杯品飲,五大是少不了的,平時約有超過40款酒提供單杯品飲,一軍、二軍都有,很齊全。
因在場皆是葡萄酒文字工作者,已對Château Palmer有初步認識,Bernard直接破題解說2011年份的特性與氣候。2011年份綜合其它報導,並非好年份,溫暖的春季與相對不炎熱的「經典」夏季,七月仍感涼爽,九月初即開始收成,整體來說是成長快速、以致可提早收成的年份,Merlot於9/10採收完成、Cabernet Sauvignon於9/17開始採收。Bernard認為2011不如2009、2010的宏大,但也有相對較優良的果實。當然,他也不避談發生於六月、九月的兩次冰雹,六月的冰雹因仍在開花初期,僅是落花(也因此產量減少1/3),九月冰雹則襲擊已成熟的果實,但Château Palmer認為葡萄品質未受影響,所有村子以Saint-Estèphe影響最大。
接著是酒莊的變「革」,Bernard認為目前Château Palmer的改變,都是一波波精準的「革命」,淘汰舊有設備只是小步驟,針對葡萄園的改變更必須是長時間的持續改變。釀酒使用多個較小釀酒糟,讓酒莊能更精準抓出micro-climat對於各小塊葡萄園的影響,人工與機器逐粒篩選也是增加篩選效率;另外,從十年前開始持續研究土質,針對表土(2 ~ 5㎝)、較深的裡土進行氮測定,了解肥料深化程度,並逐步改用有機或自然動力種植(目前已有部分葡萄園使用),都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改變。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écoltant Manipulant,簡稱RM,是法國Champagne酒廠分類,這類酒廠以自有葡萄園種植葡萄、再自己釀造裝瓶,有如Bourgogne小酒莊般,RM酒廠擁有的葡萄園通常不大、產量不多,且又因為全然自己釀造,多了些莊主的風格與理想。RM酒廠理所當然地比其它分類的酒廠多,不過也因為個人風格較強,品質並非絕對優質,「挑選」便是重要課題了。相對於多數知名NM香檳廠擁有的一致風格(NV更是強調一致性),RM Champagne的個人主義是否明顯,還是另一個世俗呢?很難說,卻又很想試試。
日前有機會辦了品酒會,試到幾款RM香檳,並且找了一款NM作比較,酒單如下:
- A. R. Lenoble Brut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 Non Dosage NV
- Larmandier-Bernie Brut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 Premier Cru Terre de Vertus Non Dosé NV
- Egly-Ouriet Brut Champagne Premier Cru "Les vignes de Vrigny" NV
WA:91; T:90; WD:15.5/20
- Guy Charlemagne Brut Champagne Grand Cru Blanc de Blancs Reserve NV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最近成了熱門話題,讓我想到之前參加過的一場品酒活動,主題是「1997 Brunello di Montalcino & Riserva」。其實同年份的酒已喝過數次,皆有極好的水準,而且怎麼喝到不會膩,只是似乎要有過人的耐心……
有關於此區的背景知識,看書都比憑印象打的還清楚,鍵入Brunello di Montalcino也能查到好多詳細的資料,這裡繼續偷懶了;1997是義大利中部的超級年份,使用Sangiovese Grosso釀造的Brunello di Montalcino也不例外,雖說Riserva等級已有五年培養,也不一定代表一出廠就適飲好喝。值得一提的是Brunello di Montalcino DOCG的桶陳時間,1998年以後規定,一般級須於木桶培養至少2年、瓶中陳放至少4個月、且須於採收後第五年的1/1才可上市(約50個月);Riserva等級原則不變,但須於採收後第六年的1/1才可上市。
該次喝到的五款酒皆非常精采,光看到Wine Spectator分數高得像什麼一樣,可見一二:
- Casanova di Ner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Cerretalto" 1997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世紀Burgundy」的主題聽起來很聳動,實為2000年(含)以前、也是小弟喜愛的Burgundy好酒。以酒單觀之,2000年當作Nuits-Saint-Georges小水平、1998是Côte de Nuits小水平、1995是Côte de Beaune小水平,但村莊別有差、酒莊也不同,年份和產區廣泛,無法一以貫之;再說是七款酒一起blind-tasting,也沒辦法介紹太多。
以此次品飲的年份而言,所有酒款皆是九零年代,酒評家認為Burgundy的好年份:1999、1996、1993、1990等,這次皆未出現,但在零星場合喝到上述年份,皆仍有陳放也要,也許是酒質夠好、酒莊高水準,其它年份水準多半普普。本著「爛年份挑好酒莊」的精神,酒款表現皆有一定水準呢!
分享並簡述此回酒單和心得:
- Domaine Lecheneaut Nuits-Saint-Georges 1er Cru "Les Pruliers" 2000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我參加法蘭絲舉辦的2008年Penfolds品酒會,品嚐到5款不同價位的紅酒,我個人覺得2004年Bin 28 Kalimna Shiraz Coonawarra 是當天表現最好的酒,此外2004 Bin 389 當天的表現也不錯。會後託品醇客雜誌的福使我有機會向酒廠釀酒師Kym Schroeter請益,了解Penfolds 的釀酒哲學。
釀酒師Kym 很多家人都在Penfolds 工作,他看起來很年輕卻已經在Penfolds 工作21年。之前曾協助釀造St. Henri 及Bin 389,現在專心釀造白葡萄酒。他特別熱愛Riesling 葡萄品種,覺得澳洲也可以釀造出世界級的Riesling。他認為Eden Valley 的土壤特質為板岩(slate),適合種植Riesling,釀出來的酒裡面往往會有玫瑰花瓣的香氣。Clare Valley 的土壤則含有高比例的白堊岩(chalk),比較適合種植Chardonnay,釀出來的酒會有柑橘類的香氣。此外他也提到Penfolds 的酒年輕時與陳年後味道變化很大,中高價位的酒可以買來收藏陳年。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主辦、美國在台協會農業貿易辦事處協辦、葡萄酒講談社籌畫的一系列「美國西北葡萄酒」活動,5/30是開放一般大眾參加的品酒會。許多代理商共襄盛舉,現場可試飲13款酒,喜歡的又能加喝一回,代理商也能利用機會,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西北雙州的葡萄美酒,活動很成功呢!
活動大使Shayn Bjornholm也親臨現場和大家互動,非常開心能和他聊些餐酒搭配,與西北葡萄酒的想法,也交流他在台灣吃台菜喝台啤的心得囉!Shayn個性開朗隨和,能感受到他對侍酒工作和葡萄酒的熱情,這天較有機會和他閒聊,他認為台菜仍較適合搭配偏清淡的酒體為主,白酒如清脆爽口的Alsace Dry Riesling或Gewürztraminer,紅酒宜以相對較清淡的Pinot Noir,這些也是酒友們多加嘗試的搭配方式,其它像Rose wine或Gamay釀製的Beaujolais Nouveau,也都有頗好的效果(聊著聊著就聊到法國酒,他也很愛Bourgogne)。以西北雙州的酒而言,首選仍是Dry Riesling,另外他提到口味略重的魚搭配Chardonnay,也許以後也能試看看。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由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主辦、美國在台協會農業貿易辦事處協辦、葡萄酒講談社籌畫的一系列「美國西北葡萄酒」活動,推廣美國西北區(Oregon、Washington State)的葡萄美酒,也舉辦專業品飲講座和開放一般大眾參加的品酒會,此次更邀請侍酒大師(Master Sommelier)Shayn Bjornholm擔任活動代言大使,在每個場合都能見到他。
這場僅開放給餐飲通路的專業品飲講座,兩小時的講座包含三個主題:「西北葡萄酒介紹、酒單設計、西北葡萄酒VS台灣餐廳經驗」。Shayn作為主講人,講談社社長HP則為翻譯。也許是事先溝通得宜,這次翻譯水準頗好,也有不錯的互動;Shayn對於侍酒師工作的熱情和想法,也分融入講座,收穫頗豐。在臺灣侍酒師仍未成氣候,也許是未來「專業分工」的方式之一。
Shayn從地理方式介紹西北雙州(Oregon、Washington)的位置,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碰撞形成的造山運動,靠海的Olympic山脈和較近內陸的Cascade山脈,造成內陸如Columbia Valley、Walla Walla Valley等地區的乾燥炎熱氣候,夾在兩山脈之間的Willamette Valley區則有較涼爽、卻不過度潮溼的氣候,生長季節少雨也是兩山脈擋水氣之故;迄今仍持續的造山運動,土質富含火成岩,又因冰河末期在Montana州Missola湖的冰壩(ice dam)融化,洪水夾帶大量土石並沉積形成深厚沖積土,成為西北雙州主要產酒區的風土,造山運動更使土質破碎、增加土壤和地形變化。
Oregon和Washington各有11個AVA,因地形氣候關係,Oregon適產Pinot Noir、Chardonnay、Pinot Gris等較早熟的葡萄品種,最知名的Willamette Valley早在1984年即為AVA,小酒莊居多;Washington則適產Cabernet Sauvignon、Merlot、Syrah等葡萄品種,大酒廠較多,酒莊數也相對較少。Shayn認為若世界代表風格為細緻優雅、少木桶,新世界代表風格為強勁厚實、重木桶,西北雙州就在其中,不強調濃郁厚重的桶香,兼有不俗的細緻變化。且西北雙州有約34%葡萄種植面積,最少獲得LIVE、Salmon Safe、Oregon Tilth、Demeter Biodynamics等至少一項認證,展現永續利用並強調保育重要。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接受Paul Jaboulet Aîné代理商威廉彼特的邀請,參加這次的品酒會。威廉彼特特別邀請曾任Le Louis XV侍酒師、現為Paul Jaboulet Aîné酒廠的亞洲區業務代表,也是酒廠形象大使的Christophe Brunet先生親臨現場,帶來這次喝到的眾多2007隆河酒款,一賭2007北隆河美酒丰采。
Paul Jaboulet Aîné酒廠建立於1834年,一直由Jaboulet家族經營,歷史不再贅述,唯因家族開枝散葉、成員產生嫌隙,股權數經易手,於2006年由瑞士金融界知名的Frey家族接手。Frey家族實早在2000年已購入Bordeaux三級酒莊Château La Lagune,進入葡萄酒的生產領域,致力提升釀酒水準,2006年還在La Lagune附近購入一塊25公頃的葡萄園,生產平價酒款Mademoiselle L;2006年投入Paul Jaboulet Aîné酒廠後,除了積極更新設備外,更由大女兒Caroline領導,讓酒廠走向菁英酒廠之路。
Paul Jaboulet Aîné酒廠除了退出超市通路、減少產量(入門酒款減產20%)外,也儘量讓酒廠風格回歸傳統(這也是極簡「新」酒標的由來,這款酒標實為Paul Jaboulet Aîné最早使用的),強調永續耕種,也使用部分傳統設備(如5000公升的大型橡木桶培養)。2007年對於Caroline Frey團隊而言,更是經歷種植、採收、釀造等完整過程的年份,對於北隆河相對較不穩定的氣候,他們花了五周才完成採收,部分Crozes-Hermitage和Hermitage葡萄園也使用有機農法種植。這點非常重要,Christophe提到在Hermitage葡萄園面積不大,若只有單一葡萄園施行自然農法、其它則無,噴灑化學藥品時仍會有影響,故在Hermitage與Chave、Guigal、Chapoutier等酒廠達成協議,全面施作有機農法。
這次能喝到預計2010年10月上市的La Chapelle 2007,實屬難得,搭配好的Riedel酒器,相得益彰。此次品飲酒款如下: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陣子有個難得的機會,一次品嘗多款2002 Bourgogne好酒,非常值得一文。不過請先看照片,背景可是淘淘不絕和大家分享知識的HP呢(嘿嘿)!酒單精采可期,如下:
- Masion Champy Clos Vougeot 2002
WS:95; BH:91
- Domaine Robert Chevillon Nuits-Saint-Georges 1er Cru "Les Vaucrains" 2002
WA:92-94; BH:92-95
- Domaine Hubert Lignier Morey-Saint-Denis 1er Cru Vieilles Vignes 2002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品嘗智利頂尖酒廠Viña Montes的旗艦酒款之一:Alpha M,一共品飲七個年份,再加碼一支Almaviva,這樣盛大的陣容,不知何時再現,聽說連酒莊都沒玩過如此的垂直品飲,看來會這樣喝的人實在不多。
Viña Montes介紹很多,這裡懶得寫了,除了Alpha M這款以Bordeaux blended為主的旗艦酒之外,還有使用頂級Syrah釀製的Folly(2000是第一個年份)、使用Carmenère為主釀製的Purple Angel(2003是第一個年份)。酒莊的Alpha系列是便宜大碗的好貨,Cabernet Sauvignon和Syrah都有頗討喜的表現(Pinot Noir則不是我喜愛的),也因此常獲選入Wine Spectator年度百大酒款。依酒廠提供的資訊,除了1999之外,其它年份皆使用80% Cabernet Sauvignon、10%Cabernet Franc、5% Merlot、5% Petit Verdot混釀,完全使用Apalta單一莊園葡萄,使用極輕微的澄淨,放入100% 全新法國橡木桶培養18個月,2006年份裝瓶後再陳放兩年才上市。
接著是品酒時間,所有酒開瓶後直接倒入杯中醒酒,少了醒酒時間,更多等候和期待。酒名如下:
- Viña Montes Colchagua Valley Alpha M 2006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場由酒堡主辦的「Château Figeac和Petit Figeac品酒會」,地點在台北喜來登飯店,當然會有小點和好酒「侍候」。酒堡並邀請現任酒莊經理Eric d'Aramon伯爵,解說現在改變中的Château Figeac,還有酒莊發展的新品牌Petit Figeac。
Château Figeac是歷史非常悠久的酒莊(可追溯至西元二世紀),1892年由Manoncourt家族接管酒莊迄今,直至1947年Thierry Manoncourt接手經營後,水準才較突出,Thierry和老婆Marie-France甚至永久居住在酒莊(原本住在Paris)。1954年獲得Saint-Emilion 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B,並一直維持這樣的高水準;1988年Thierrey和Marie-France的女兒Laure與女婿Eric d'Aramon伯爵也加入釀酒團隊,為提升水準不遺餘力。Château Figeac的土質與多數位在Saint-Emilion酒莊不同,有許多排水性佳、夜晚易儲熱的礫石,適合種植Cabernet(Saint-Emilion多是石灰岩,適宜種植Merlot),酒莊種植35% Cabernet Sauvignon、35% Cabernet Franc、30% Merlot,是「最具Médoc風格的Saint-Emilion酒莊」,40公頃的葡萄園也是該村最大的。二軍酒是La Grange Neuve(新穀倉)。酒莊完全使用人工採收葡萄,並使用十個大型木桶發酵槽進行酒精發酵,緊接著使用乳酸發酵(Thierry獨創方法);繼Haut-Brion和Latour之後,Château Figeac是第三個使用不鏽鋼桶的酒莊,用以混調、均衡酒質。所有Château Figeac皆使用100%全新橡木桶,培養18至20個月,裝瓶後再經過三個月陳放才正式上市。

1998年以後因應消費者飲酒習慣改變,酒莊認為品酒三元素(酸度、單寧、酒精),需增加第四個元素「果味(fruitiness)」,並和多數酒莊同樣地,使用新式釀酒技術,追求並釀出色深、果味重、適宜早飲的酒,是否已用在Château Figeac不得而知,但Eric d'Aramon這樣的理念已先實踐為另一個品牌──Petit Figeac。這不是Château Figeac的二軍,而是另外買下的一小塊葡萄園,標榜使用與Château Figeac相同的關注照料,平均年產量僅一千箱,甚至還同時使用低溫浸皮(cold maceration)和微氧化(micro-oxygenation),都是另類又新潮的方式。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A日前去一趟舊金山,不為淘金,而去飲酒(兼作樂),帶回許多特別的酒,這已是他所舉辦的第二場品酒會了。這場「加州酒紅白大戰」,白酒主角是Chardonnay,紅酒是Pinot Noir,正巧前陣子的Wine Spectator提到2007加州Pinot Noir是該區域最好的年份,也正巧一試這難得的好年份Pinot Noir囉!
首先由白酒開始,我們先喝了暖身白酒,Trienne酒廠是由Bourgogne兩大釀酒家族: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的de Villaine家族、和Domaine Dujac的Jacques Seysses在南法的結合之作,正巧晚上會喝到一款de Villaine家族和其它家族的合作酒款,也算是有關係囉:
Domaine de Triennes Vin de Pays de Var Viognier Sainte-Fleur 2005
酒液呈淺金黃色,邊緣泛黃色,液面晶亮。有著略濃郁的甘蔗、杏桃香氣,略帶一些礦石、小白花香氣,香氣幾無複雜度,溫度雖低卻有酒精感,果味也略不明顯,回溫後更明顯,不協調。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入口略有酒精燒灼感,不均衡且帶苦口感,口中以甘蔗、杏桃、一些礦石香氣為主。尾韻長度略短些,帶灼熱感。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jolais位在Bourgogne區最南邊,非常靠近大城市Lyon,地形較平坦且富含火成岩,讓這裡的土壤不適合種植Pinot Noir,白酒也因為隔壁Macôn區較有名而少得多,但這裡種植著全世界最好的Gamay葡萄(講義特別強調是Gamay Noir à Jus Blanc,中譯為白汁黑加美)。Gamay葡萄喜愛酸性土質,正好Beaujolais平地有許多已風化的紅色酸性火成岩,部分山坡處則有特別的、未經風化的藍色花崗岩,這樣酸性又貧瘠的土壤無法栽種多數作物,但卻非常適合Gamay葡萄。
Beaujolais釀造時全部葡萄不去梗,故它是全法國唯二規定須人工採收葡萄的產區(另一個是Champagne),Amandine還強調「因為機器沒辦法剪葡萄」哩!另外,Beaujolais全區皆有規定每公頃最低種植密度(6000株)和最高產量(5200公升),這迫使多產的Gamay葡萄必須留下很少的芽眼(每株3至5個)、甚至得做綠色採收。使用整串葡萄釀酒時,葡萄梗會吸收色素、並有抓口的單寧,為了釀出色深、單寧柔順的酒,Beaujolais是少數使用「二氧化碳浸泡法(Macération Carbonique)」的產區,且大多數酒款會使用大型舊橡木桶(fût)培養後裝瓶,故常不耐久存。
Beaujolais全區僅12個AOC,地區級AOC的Beaujolais可生產白酒(但數量很少),其次的Beaujolais Villages則僅釀紅酒,這兩個等級皆可釀製新酒(Beaujolais Nouveau);Beaujolais裡有最好的十個地區,則是村莊級AOC,有Brouilly、Côte de Bouilly(只有一個丘,不加s)、Chiroubles、Régnié、Saint-Amour(最浪漫的AOC之一,該區約25%的酒會在情人節喝掉)、Julienas、Chénas(神似Bourgogne)、Fleurie(帶細緻花香)、Morgon(堅實風格,Côte du Py是其精華)、Moulin-à-Vent(最具陳年實力)。因為人工採收、人力破皮,再加上這裡許多新興且富熱情的釀酒師,讓Beaujolais變得有朝氣,且頗具人情味。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酒友遠赴美國參加酒展,帶些Washington州好酒,辦了一場品酒會。主角紅酒共有六支,不少酒皆前所未見(這很正常):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俄勒岡貿易資訊辦事處和葡萄酒講談社主辦的「Oregon Pinot Noir 2007巡禮」品酒會,主題就是新大陸的Oregon州,種植嬌貴的知名葡萄品種Pinot Noir,但既是品酒會,就會把葡萄釀成酒,地點則選在Nonzero餐廳。小的也有榮幸參加,並且盡職地當一位記錄官,除了把酒的筆記寫好之外,也拍些記錄照囉!
Oregon州位在美國西北部,北臨知名產酒區Washington州,南臨更知名的產酒區California,尤其是加州的Napa Valley、Sonoma等區的Cabernet Sauvignon都有頗高的水準,但到了Oregon卻無用武之地。Oregon的釀酒葡萄多種植在該州西北區的Willamette Valley,這裡靠近Portland,五、六月氣候乾燥,七、八月氣候涼爽,但是九、十月卻容易下雨,很適合Pinot Noir和Pinot Gris生長,它們也是Willamette Valley主要種植的葡葡品種(還有Chardonnay、Pinot Blanc)。更往南部則有Umpqua Valley、Rogue Valley,因微氣候影響,可種植Cabernet Sauvignon、Syrah、Merlot、Tempranillo;東部鄰近Washington州則有知名的Walla Walla Valley,另有Snake River Valley與Idaho州相鄰;西部鄰海處則少有葡萄種植,但有著漂亮且少人開的海灘,也有酒莊、葡萄酒專賣店,邊看著海、邊享受Oregon葡萄酒,也是美事。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陣子參加一場New Zealand 2006的水平瞎喝品飲,列酒單先(第一支是海盜酒亂入):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ambolle-Musigny位在Côte de Nuit,表現著Pinot Noir細緻高雅的一面,因為愛上這樣的細緻,這是我最喜愛的Bourgogne產區之一。自己喜歡產區的紅酒,遇到了2005年,這個不論英美酒評家皆極力讚揚的世紀年份,酒價當然也扶搖直上,但要如何形容「2005 Bourgogne紅酒」的特性卻是一難。正好有這樣的好機會,參加了2005 Chambolle-Musigny村莊級品酒會,試試它們的表現,也看看可否在裡面找到自己喜歡的細緻感。但……為何要在表現著細緻高雅的村莊紅酒裡,尋找屬於這個年份的細緻高雅呢?
問題留在後面,先列酒單如下: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10月的認真會主題是「2001 Bourgogne Blancs」,酒款精采,2001年的Bourgogne Blanc是不錯的年份,氣候略較涼爽,糖份成熟速度略慢,Chardonnay保有頗好的酸度,酒體略偏細瘦,Wine Spectator曾說「有classic Burgundy whites的感覺」,算一算時間,現在應逐漸適飲了。酒款和簡單的介紹如下:
wine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